大雨下的城市,如何將內澇變成資源
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我們的祖先是最早發(fā)現(xiàn)虹吸原理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那么你知道虹吸原理嗎?虹吸原理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現(xiàn)象,將液體充滿一根倒U形的管狀結構內后,將開口高的一端置于裝滿液體的容器中,容器內的液體會持續(xù)通過虹吸管從開口于更低的位置流出。
用虹吸原理排水起源于歐洲國家,發(fā)展較早,1968年歐洲首次提出了排水技術新概念——利用虹吸原理排水。1972年將虹吸排水應用到實際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統(tǒng),這是屋面雨水排放技術水平提高的里程碑。我國發(fā)展較晚,在90年代從德國引入虹吸排水系統(tǒng),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的研制出完善的壓力流(虹吸)屋面雨水排放系統(tǒng)。
目前國內應用虹吸排水的一批大型項目,如在國內的工程中,有國家體育場,首都機場,中央電視臺新址,上??萍拣^,廣州白云機場航站樓等建筑均取得良好的排水效果,而且至今系統(tǒng)運行良好。
目前隨著城市發(fā)展的加快、城市內澇災害頻發(fā),采用先進的屋面虹吸雨水排水系統(tǒng)顯現(xiàn)得尤為重要。大型單體建筑屋面荷載承受能力較小,這就要求在降雨時屋面積蓄的雨水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排出,虹吸雨水排水系統(tǒng)安裝靈活,并且施工、維護非常方便,滿足現(xiàn)代城市建設排水的需求。但是城市的防洪排澇不能只指望排水系統(tǒng),在提高排澇設計標準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如何恢復與增強必要的雨洪調蓄與滲透功能,盡快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建設“海綿城市”。
屋頂排水的雨水會通過虹吸排水系統(tǒng),結合雨水收集利用系統(tǒng),經過處理后的雨水,存儲起來。未滲透的地表徑流會通過集水溝收集后通過雨水管輸送到雨水過濾器進行處理,然后儲存。存儲的雨水經過處理后,可用于園區(qū)澆灌綠化、道路清洗、沖洗廁所等。
城市綠地的雨水收集作用同樣不可忽視,綠地在城市規(guī)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能夠提高城市自然生態(tài)質量,保護環(huán)境,在城市規(guī)劃中盡量把公園等公共綠地設計得比周邊地面低一些,在道路地面鋪設中盡量使用透水材料,同時在立交橋周邊修建儲水設備,以便把暴雨蓄積起來,減輕城市排水管網壓力,將內澇威脅變成資源優(yōu)勢。
聲明: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